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粮食安全重要性不断提高,海洋种业站上风口,各地市开始布局蓝色种业。
水产种苗被业界称为渔业的“芯片”,是现代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广东是我国海水种业大省,海水鱼、虾类苗种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海水苗种主要产区,一些具有广阔优良水产养殖海域的先发城市,已经开始布局种业。目前,湛江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2家、占全省四成,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7家。阳江市海水鱼苗年产量超15亿尾,目前创建了5家省级良种场。
作为一个养殖海域自然条件并不占据优势、长期重点开发河口型养殖渔业的海洋城市,珠海正加速布局鱼苗种业等前端科研,依托创新优势寻求切入海洋牧场产业链的关键突破口。
10月22日,由珠海市海洋集团投资建设的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交付投产。同时,海洋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建设的海水种业联合创新中心也正式揭牌,这意味着珠海开始填补海洋种业空白现状,发力迈向“海上新广东”海洋发展“第三极”。
过去,珠海海洋渔业养殖种业短板明显,长期依赖外市、外省苗种供应,缺少自主种苗繁育体系,无法满足深海养殖长远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水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海洋渔业种业科学技术则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行性。
由海洋集团首期投资 8300 万元建设的种业产业园将打破珠海蓝色种业“看天吃饭”的传统产业模式。该园区规划面积约212亩,室内车间近40亩,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海水种业产业园之一,拥有省内最大单体育苗车间,投产后每年可繁育海鲈鱼、金鲳鱼、石斑鱼等高品质优异苗种约1亿尾,基本满足珠海海洋牧场养殖鱼苗需求。
海洋集团通过引进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国内知名种业科研团队、种业企业合作,利用现代化海洋牧场“一船四区六基地”发展布局,探索种鱼“海上繁养+工船南北繁育+海岛鱼卵孵化+陆基种苗培养+深海网箱养成”的“海、陆、岛、船”联动发展模式,形成种鱼、鱼卵、鱼苗、养殖全产业链闭环,打造珠海“蓝色芯名片”,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渔业“芯片”繁育基地,创建国家级良种场。
海洋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海目前主要养殖的鱼苗大部分从海南、福建等地方采购,会出现鱼苗质量参差不齐、水土不服的现象,无形中增加本地养殖户的成本。建设种业产业园的核心是围绕海鲈、金鲳鱼、石斑鱼、黄立鱼、马友鱼等珠海本地主要养殖品种,解决鱼苗供给,同时在采购上可以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成活率、提高产量品质。
据业内人士观察,珠海海鲈产量约占全省产量的70%,按照前两年的市场需求量来看,海鲈的种苗需求量达到7~8亿尾,目前产业园年产能约1亿尾。苏庆龙表示:“我们将通过‘公司+养殖户’的联合运营模式,招引更多产业链上游的大中小型种苗场,发挥自身优势和技术力量共同带动产业园发展,不仅可以部分满足本地的养殖需求,同时也可以供给海上的深远海养殖,形成海陆接力模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张殿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珠海是传统的养殖区,海上网箱养殖亦有多年的经验积累,通过科学的规划,珠海深远海养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我认为珠海需要抓源头、抓两端。一端是育种端,结合地域特色和瞄准育种繁育工作,形成自身的拳头产品。另一端是加工端,以消费终端市场为导向,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增值。”
“珠海要实现卵形鲳鲹、花鲈、黄鳍棘鲷等主养品种苗种自给,必须大力发展种业,建立人工可控的亲本催产和苗种繁育技术。” 张殿昌表示,此次成立海水种业联合创新中心就是希望能进一步加强珠海育种工作和推动苗种繁育标准化流程建设,把珠海建成珠三角海水鱼类种业的创新中心,这对支撑珠海鱼类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聚焦种业创新,海洋集团正在加速布局种苗培育领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除了此次建成投产的珠海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海洋集团还参与斗门白蕉海鲈产业升级计划,以白蕉海鲈养殖示范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协同本土水产科研机构,促引行业头部企业落户斗门,打造中国海鲈“芯片”繁育基地,创建成为省级良种场。
珠海是海洋大市,拥有万山海域、外伶仃海域两个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近两年,珠海重点将以重力式网箱、桁架式养殖平台和大型养殖工船为载体,引入“海上5.0产业园”概念,探索形成海洋牧场“珠海范式”,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牧场示范基地。
受访专家认为,对于海洋种业培育,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筛选、培育适合珠海养殖鱼苗品种,尤其是通过养殖性状选育为大湾区海洋水产养殖提供充足的生长速度快、抗病和抗逆性强的优质苗种资源保障,实现优质鱼种供应、种质资源开发(亲鱼保存、性状挖掘)等功能。与此同时,珠海还需加大力度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目前,珠海拥有成规模、有较强竞争力的海工装备业,深远海智慧养殖渔业无论从技术创新还是投资力度,都走在全省渔业,这是珠海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优势所在。